top of page

日本刀物語 11

日本刀歷史 – 明治到昭和

 

在明治時代開始,統治了日本社會上千年的武士階層走下了舞台。日本刀也迎來了一個艱難的年代。明治6年(1873年)所頒布的“仇討ち禁止令”(復仇禁止令) 和明治九年(1876年)三月二十八日所頒布的“廢刀令”,只容許穿著大禮服者,軍人和警察官能夠佩刀。武士帶刀的特權被徹底取消。

 

由於需求量急降,很多刀工,金工等職人被逼轉行。為了生計,刀工轉為生產農具,庖丁刀具等,其他的職人則轉行從事生產工藝品。與日本刀相關的行業迅速衰退。在這個艱辛的時代,明治時代宮內廳所成立的美術作家的彰顯制度便彌足珍貴。

 

根據這個制度,當時的兩位刀工,包括宮本包則和月山貞一(1906年),與金工師加納夏雄(1890年)和海野勝珉(1896年)等名家入選為帝室技藝員。日本刀的技術得以保存。

 

在走過明治與大正時代的艱難,日本刀在昭和年代迎來了新時代。昭和8年(1933年),師從第三代稻垣將應(水心子正秀一門)的眾議員栗原彥三郎(刀工銘昭秀)在東京成立日本刀鍛煉傳習所。有不少當代出名的刀工都在傳習所學習過。栗原的弟子也有不少的名人,其中包括“人間國寶”宮入昭平。直到今天有很多名刀工都是直接或間接是出於他的門下。

 

另一方面,在明治維新之後,日本的軍隊迅速西化,其武器與制色也希望與西方看齊。軍中制刀從開始時參考西方形式的軍刀(Sabre),到1934年以傳統太刀樣式設計的海、陸軍的軍刀以及其發展出後續的型號。由於軍事武器需要適應不同的地理環境並且要進行大量的配發,因此放棄了傳統的鍛刀方法,改為採用大量生產的工業模式。為了與傳統的日本刀有所區分,這些刀均被稱為“軍刀”。

 

參考書目:
《日本刀之教科書》,渡邊妙子
《日本冷刃》,王輝

 

歡迎轉載引述,敬請提供出處
千月堂Alex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日本刀物語 12

日本名刀 – 小烏丸

 

時代               :平安時代

刀工               :(傳)天國

著名所有者    :平貞盛,平重盛

現所藏           :宮內廳(現藏與東京國立博文館)

 

小烏丸是平家傳來,傳說是由大刀工“天國”所作的名刀。其名字的由來據說是在桓武天皇的時候,有巨大的三腳鳥(八咫鳥)降落在伊勢神宮因而命名。從此,小烏丸被視為天皇家的守護刀而被皇室珍藏。

 

後來在平安時代中期,平將門之亂(939-940年)的時候,朱雀天皇對平將門的仇敵平國香之子平貞盛授予重任,討伐平將門。小烏丸被作為節刀*賜給平家,從此成為了平家的家傳之寶。在“壇之浦之戰”期間,一般認為小烏丸與平家一同沉入海底。

 

在江戶時代(天明5年,即1785年),伊勢氏繼承了桓武平氏的血統,並開始保管著名為“小烏丸”的太刀。在明治維新後,經過對馬國的宗氏把小烏丸献上給明治天皇,成為“御物”並現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。

 

現在作為御物的小烏丸是無銘的,但傳說中它的刀匠“天國”所作的刀卻是有銘的。因此這把小烏丸是否出於天國之手,目前還沒有最後的定論。

 

無論如何,小烏丸是直刀與彎刀過渡期的產物,它有著“鋒/切先兩刃造”的特征,設計的考量是希望同時具備刺和砍劈的功能。因此,有著類似的特征的刀劍都被通稱為“小烏丸造”。

 

 

*在日本天皇當政的律令時代,御賜給出征大將或譴唐使節的刀,名為“節刀”,象徵著權力和榮耀。

 

 

參考書目:

《刀劍秘話》,英和出版社

 

歡迎轉載引述,敬請提供出處

千月堂Alex

20191120001.jpg
20191120002.jpg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