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日本刀物語 06

 

日本刀歷史 – 南北朝時代與室町時代日本刀的流變

在鎌倉時代末期,1274年10月,蒙古軍首次來襲 (文永之役)。1281年5月,蒙古以十萬宋朝的降兵再次來襲(弘安之役)。雖然倆次蒙古大軍都被暴風所擊敗,但其集團式戰法卻對仍留在“一騎討”時代的日本的武士留下深刻的影響,同時也改變了日本刀的發展方向。

南北朝時期,隨著鎌倉幕府的崩壞,全國各地進入了烽煙四起的年代。各地對武器的需求與質量都相對的提升。戰鬥模式亦從過往“一騎討”的模式,逐漸過渡到步兵集團戰的模式。這種轉變為日本刀的發展帶來三種比較明顯的發展與變化:


1. 燒刃的燒幅

在一騎討的年代,刀的刃紋最能夠表現出其美感。因此該時期有不少刀刃的燒幅都比較寬,以方便刀匠可以表現出其刃紋的優美。但燒幅過大也代表其刀刃比較容易損傷而不容易修理(在燒刃處理後的刀刃是比較硬但同時也比較脆)。刀刃會在激烈的戰鬥中會崩壞。燒幅較大的刀,崩壞的情況也會比較嚴重;在密集戰鬥和步兵集團戰的年代,根本很難有足夠的後勤保障能力去維修大量受損的刀劍。因此,燒刃從寬廣燒幅的作風開始過度到燒幅較狹窄的作風(如直刃)。


2. 大太刀與野太刀的出現

在步兵集團之中要脫穎而出,就需要有一樣顯眼的東西去吸引主公的眼球。巨大的劍正好表現出其使用者的英姿。鑄刀的手法亦從平安時代的腰反,刀姿優美的太刀,漸漸發展出刀姿豪壯的大太刀或野太刀。其長度可以超過一米。按照《太平記》的記載,刀長達到三尺,四尺甚至五尺的大太刀都有登場。這種長度的刀不可能佩在腰間,因此要麼背在背後,要麼需要侍從攜帶。

刀身增長也代表重量會增加,因此鑄刀師也在尋找如何把大太刀做得薄一點但仍不失其性能。在鎌倉時代末期出現的鑄刀天才正宗在這時出現,造出以硬及軟的鐵組合成,在“地”中出現如刀刃般的“沸”或“匂“,亦奠定相州傳的特色。

3. 鎧通

大太刀或也太刀雖然很勇武,但在近身戰時卻無法發揮其功能。因此出現了刀身短小,身幅狹少,反並不明顯的鎧通,用以在近身搏鬥時尋找對手鎧甲之間的空隙。

參考書目:

《日本刀入門》,日本武具研究會

《日本刀之教科書》,渡邊妙子,住麻紀

《一本就懂日本史》,洪維揚

歡迎轉載引述,敬請提供出處
千月堂

bottom of page